解读元宇宙
有朋友在问,元宇宙是什么?
最初和元宇宙一起风行的词儿还有一个:平行世界;

何谓平行世界,在本文中,指代与现实物质世界所平行的“互联网虚拟世界”,我们可以称之为元宇宙。
有涉足web3领域的朋友可能更好理解,元宇宙是基于web生态上打造的一个新型的线上社交圈。
目前来看,元宇宙仍然处于建设初期,多以简单三维图像构成,加上实时交互功能,全然无法称之为一个多彩多样的世界,更遑论宇宙。总结下来,难点有几个:
1.数字基建不完善
与元宇宙相配套的是数字基建;一个平行的虚拟世界,需要一个现实世界的全真拟态。就必然需要海量的现实数据做建模支撑。目前的数字孪生技术几乎可以沉淀各行各业的数据池,但是数据的脱敏、筛选、上传却是一个长期过程,同时是个政府行为。
2.硬件配套不成熟
元宇宙世界的进入,目前依然依赖于眼镜、室内仪器等vr、ar设备,难以摆脱沉重感和眩晕感。目前元宇宙展示,多以屏幕三维图像,配备简单实时交互功能为主。沉浸式的亲身体验仍然是技术难关。
有意思的是,全球公认的元宇宙思想源头,美国数学家、计算机专家兼赛博朋克流派科幻小说家弗诺文奇,在其1981年出版的科幻小说《真名实姓》中就曾创造性提出,一个拥有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需要通过”脑机接口“进入。
如果技术瓶颈无法攻破,那技术是否只能慢慢走向马斯克的“脑机”时代呢?

3.世界观架构暂不完善
目前公链尚不普及,联盟链和私链居多;基于联盟链和私链搭建的元宇宙,不是现实物质世界的全体线上平移,仅为联盟组织、团体个人搭建的虚拟小圈子、微型元宇宙;
这类微型元宇宙分为两类:
一是真实世界的部分线上平移,只需做现实场景的虚拟打造,不需其他加工,这类目前多用于商务办公场景及文旅行业,即打破时空限制,缩减交流及交通成本,随时随地进入虚拟面对面实时互动。在技术允许情况下,场景的再造、色彩的强化,往往起着放大、增强的效果。
(这点上,大家可以将元宇宙简单理解为vr、ar、xr的融合技术升级,以此打造的虚拟生态空间)
另一种是自主搭建世界观、场景再造的兴趣元宇宙,以Bored Ape掀起的“猿宇宙”之风为最。

无聊猿的设计初衷是一个关于财富自由的想象:未来,一群神态各异的猿猴百无聊赖地待在一个木房子里。各自依靠加密货币实现了财富自由,如今已无矿可挖。房子的装饰像一个地下酒吧。屋顶的彩灯和一长串万国旗交相辉映,酒瓶随意倒放在吧台,掐弯的烟蒂散落一地,整体一派凌乱景象。
这是一个富豪俱乐部,主角是那些已经财富自由的无聊的猿猴。他们大多面无表情,戴着各种能凸显个人性格的装饰品,外套五颜六色。
在这里,猿猴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墙壁上随意涂鸦,而现实世界里,这些NFT的持有者也可以进入虚拟创作空间 (BAYC bathroom),并进行数字创作。
简洁的故事背景、嘻哈的朋克设计、物质欲望极度满足后的空虚——这是富人世界,更是顶层社会的虚拟映射。
世界观结构无需复杂,只要能激发情感、引起共鸣。其上便能生长出兴趣元宇宙。
360于今年4月推出“N世界”平台,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打造属于你自己的元宇宙平台,如果大家玩过前几年的爆款游戏“我的世界”(Minecraft),那就比较容易理解:兴趣元宇宙的发展方向从沙盒游戏进化到了平台Saas自建。
但目前的兴趣元宇宙远谈不上成熟和多样,目前搭建兴趣元宇宙最简便的方式便是,利用先期已经搭建好完整的世界观,有恢弘多姿的叙事背景、饱满的人物形象、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。(此处参考marvel、魔戒世界、七龙珠世界…)

成熟的文化圈子,背后是一批铁杆粉丝对该圈子的高度认同,既愿意心甘情愿买单,更愿意推动这个情感寄托的世界往前走,即共同建设(粉丝自愿付费做基建,生态成熟后,达到人人受益)。同时,类似这种英雄世界观本身遥远且无法发生在现实世界,当其开始做线上平移的时候,本身不需要打破次元壁,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。
4.大众认知未普及
一个新概念,一旦投身商业市场,必然要经历E-B-C(expert-business-customer)过程,
现在仍然处于E-B的过渡阶段,总有一些市场吹哨人在神坛倾听指示,慢慢植入大众商业领域。商业不变的是买和卖的交易过程,但花样翻新的是营销手段。
(要说明的是,新概念的普及,需要显性化物质以承载,于是必然会有一波展示行业的涌入,各类展厅、站台必然层出不穷)
于是元宇宙时代营销1.0的王牌“NFT”(non-fungible token)面世。

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nft和电商的差别微乎其微,只不过你手中的nft拥有不可篡改的数字主权,唯一性带来的独属性是vip客户的体感之一,现在你可以通过nft获得。
再一个,nft不再拥有柴米油盐的刚需属性,而是投身文创圈,从上链形象的收藏价值和身份体现着手,可以看作是阳春白雪的下放,艺术的逐渐平民化。
但是将nft放诸元宇宙体系下思考,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?只是一种更高段位的营销手段吗
我觉得它是一种数字基建,它是不同类型元宇宙的基础设施,若生态成熟,你手中的nft不仅是一种身份标识,更是你进入元宇宙的第一笔资产。
然而,现今的nft,却提前进入了盛年早夭的节奏。空前的商机必然带来量产,量产必然避免不了粗制滥造。一波热潮过去,随之而来的是信心的磨损甚至抵触。
说到这里,扯远了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谨慎对待、量入为出才是守好钱包的准绳啊~
做个小总结—
元宇宙,到现在无数人前仆后继往里涌,不可否认,大家嗅到了这种精妙的商机,来对付日益聪明的韭菜。
但不妨理想主义一点,未来的web3.0,元宇宙的生长,这是个虚拟的大同世界。
阶级和生产关系的固化,带来的是大众的贫富悬殊与失声无力感。躺平与摆烂是无声又迫不得已的选择。
谁想到,变革的第一炮竟打响在底层技术领域,中本聪的横空出世,带来了技术变革的先声。精妙的程序自治互联网体系进入雏形期。这种技术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作恶的空间,排除了人的意志对规则和秩序的不利影响。
区块链从1.0慢慢向4.0演化,终极形态是否会如《赛博空间独立宣言》所述那样,网络世界将成为独立的心灵家园。人们因“共识”(无论是观念认同、亦或是兴趣爱好)聚到一起,将不再有国籍、地域、肤色、阶级、年龄、性别的限制,不再有偏见、歧视、割裂的存在。
有的只是知音共话、财富共创。
每个“共识”家园就是每个微型元宇宙,每个元宇宙也一定会从共识到共创再到共建,最后到共担共享。
到此,各位看官回顾下历史,从孟子的均富致同、到19世纪初莫尔傅立叶等人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,再到民国时期周作人先生提出的劳工新村主义,每每能从这些乌托邦思想中抽出一个精髓“共”。
那今天的元宇宙除了营销噱头,背后是否是数千年来的乌托邦思想线上化。
谁都无法确认,但历史带给我们的是,现实的革新每每由思想领步,伴随着空想大潮随之而来的是革新与裂变。
因为不可逆转,只需勇敢迎接!
声明:所有在本站发表的文章,本站都具有最终编辑权。本站全部作品均系NFT中文网原创或来自网络转载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联系本站!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所产生的纠纷与本站无关,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文章链接地址:http://www.nftbaike.com/article/8822